金山宝塔生态园预约享千元红包大礼,附送随葬 开光 宝器 详情咨询了解400-6133-158
返回
百善孝为先
浏览数:60 发布日期:2019-10-07

       《孝经》有言:「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顺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无怨」。先王有一个治理天下的好方法,它能让人与人之间和睦和谐,互相关爱,上级下级、长辈晚辈不会埋怨——它就是孝道。

孝道文化

       在我国,有文字记载的以孝道为核心的尊老养老道德观念,至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。孝道在整个中国伦理思想史中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。正所谓百善孝为先,孝被看作百行之先、为仁之本,它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每个成员的内心深处,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习惯。及至今日,我们身上仍然有儒家孝道思想的深深烙印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谈下孝道文化。

 

 

百善孝为先

       中国有一句古话叫「百善孝为先」。百善孝为先,这句话有两层意思,第一层意思是孝为百善之首;第二个意思是孝开了,百善都开,孝是德之根本。教育一定要从孝开始教。找到根本,德行才长得起来。

 

 

       当一个孩子有孝心的时候,他很多行为就会起很大的变化。比方说《弟子规》说:「父母呼,应勿缓」,有孝心的孩子不可能对父母讲话很冲。

       当一个人对父母讲话都懂得恭敬,这个态度一内化,以后面对长辈讲话也会恭敬。《弟子规》说:「冬则温,夏则凊」,有孝心的孩子懂得要去关怀、体恤父母,他这种心慢慢内化,又能够转移到对其他的长者,甚至于他所有的亲人。所以孩子的关怀心、孩子的细心从哪里开始?从对父母的这分孝心开始。然后对他自己的身体他也会爱护,因为他有孝心,怕父母担忧,「身有伤,贻亲忧」。

 

 

忠孝传家

       为什么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特别重视家庭教育?因为一个人处事待人的态度,是从家庭当中形成的。大家感受一下,这「孝悌」二字很微妙。在家是对父母、对兄长;到学校是对师父、对师兄、对师弟;到社会,不管学哪一门技能,到哪一个行业,跟随着师父学,对待师父就好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恭敬,跟着师父一起学这门技能的,那也是师兄弟。

 

 

       孝悌二字,延伸到学校、延伸到社会,都是一个家道的延续。人真正能孝悌存心,他走到哪里,真的都能把所有的朋友当兄弟看,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」;对他有恩的领导、长者,他像对自家的长辈、父母一样的回报恩德。

 

举孝廉

       现在社会特别强调民主、民权,但是假如没有接受礼义廉耻的教化,选出来的人无礼,都谋自己的私利,没有道义,没有礼义,没有廉耻,结果会怎么样?

 

 

       古代从汉武帝时期就强调人才两个审核标准,举孝廉。这是太有智慧了!孝是德行,这是做人的基础;廉,能清廉,就不贪污,这是做事的基础。廉洁了,整个政治风气就好。举孝廉承传了两千年没有变过,而且朝廷审核官员政绩,第一个就是举了多少孝廉、多少人才。这个考核标准太重要,让所有为官者都知道,他最重要的工作是选拔人才、为国举才。有人才,才能继续照顾、教化老百姓。